浅析新生儿层流净化病房的应用与管理

华锐净化 2019-02-28 09:26:25 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新生儿科空气净化层流病房投入使用后的微生物监控情况。 方法 系统回顾本院新生儿科空气净化层流病房投入使用前后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总数及合格率资料。 结果 新生儿层流病房使用前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监测的合格率为93.99%,使用后为97.74%,使用前后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总数及合格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层流病房能起到清除细菌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还应加强消毒灭菌及护理管理。 

 新生儿病房的院内感染率高,国内文献报道高达26.9%[1],是延长患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保护性隔离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而空气净化层流病房的建立为患儿提供了一个相对无菌的治疗环境,使保护性隔离的实施有了可靠保证。本文回顾分析本院新生儿科空气净化层流病房投入使用前后的微生物监控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2]每月对新生儿病房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本文回顾分析本院新生儿科空气净化层流病房投入使用前(2002-2003年)、后(2004-2006年)的微生物监控情况,主要包括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细菌培养菌落数量的对比分析。 
  1.2 方法 采样均按国家卫生标准进行,细菌培养采用平板暴露法。 
  1.3 卫生标准 新生儿病房属于Ⅱ类环境类别,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总数标准分别为≤200 cfu/m3 、≤5 cfu/cm2 、≤5 cfu/cm2。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 软件上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2=18.70,P[3]。已知细菌等微生物一般都粘附于无机尘粒上,所以带菌微粒通过适当孔径的过滤器时,即可被清除。我院新生儿病房应用的是100 000级(空气洁净度级别)的净化系统,空气浮游细菌的最大平均浓度为4个/30 min(150 cfu/m3 )。本文结果显示新生儿病区空气净化层流病房建立后,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明显低于应用前数目,说明层流病房确实能起到清除细菌的作用。空气净化层流病房的建立为患儿提供了一个相对无菌的治疗环境,是预防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率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尤其是血液科、重症监护抢救室、新生儿室等院内感染高发的科室。 
  3.4 本院新生儿病区空气净化层流病房建立后,为进一步加强无菌效果,还继续落实以下管理措施[4]:①严格控制进出人员,带感染灶的工作人员避免入内,入室前需换上隔离衣;②所有物品需经严格消毒灭菌方可带入病区;③家属探视通过闭路电视,不得入内等。 
  3.5 虽然空气净化有上述优点,但其并无直接灭菌功能,因此同样要加强新生儿病房的消毒灭菌。由于新生儿病房的特殊性,不能采用紫外线灯消毒。本院主要措施包括①每间病房配置洗手设施,每床配置快速手消毒液,方便工作人员洗手或抹手;②定期用含氯消毒剂500 mg/L浸泡输液网、治疗盘等;③定期擦拭温箱、治疗床等;④奶杯先用消毒液浸泡30 min,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并用清水浸泡30 min最后用臭氧消毒柜进行消毒等。 
  另外,层流病房也不能解决接触传染问题,故加强护理管理十分重要。新生儿病房是无家属陪护的病房,一切医疗、护理操作均由医护人员完成。医护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而洗手即是最基本、最简单可行的防止感染传播的有效措施,应严格执行。 
    x
    手机
    电话
    微信
    QQ